O2O是在電商模式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才興起的,它的側重點在于線下的服務,雖然消費者一開始是以線上作為業務的出發點,通過線上的方式完成前期的認知和鋪墊,但是最終是在線下完成實體消費和體驗。也正是因為如此,線下的資源更為重要。
O2O模式更適合服務業
在老冀看來,各種相對標準化的實體商品更適合采用B2C電商而不是O2O模式。由于書籍、手機、電視等實體商品非常標準化,商品本身并不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也不需要在線下進行使用或者體驗,消費者只需要通過線上下單,就能夠完成整個的流程,這也使得主要從事這種商品的從業者,很容易就會受到新進入的B2C電商的激烈沖擊。例如,過去主要銷售家電商品的蘇寧、國美就遇到了京東的猛烈沖擊,新華書店等傳統圖書銷售渠道也遇到了當當、亞馬遜等圖書類電商的替代。
如今,在標準化的實體商品領域,已經形成了天貓、京東兩家平臺型電商雙強鼎立的局面。如今,他們也通過開放平臺或者是C2C、C2B的模式,覆蓋了更多非標準類的實體商品。例如,淘寶平臺已經覆蓋了中國數量最多的服裝品類,京東旗下的拍拍網也力圖在服裝、家居、母嬰用品、化妝品等領域打開局面。
這些實體商品大部分都會被各種形式的電商所覆蓋,而電商一旦在這些商品領域形成優勢,由于成本和商業模式上的優勢,傳統的線下企業將很難追趕。因此,我們看到了蘇寧和國美在電商的沖擊下舉步維艱,蘇寧雖然早在兩年前就開始發力電商業務,但是與領頭羊京東的差距卻仍然越來越遠。
老冀認為,在實體商品領域,大部分的線下市場份額終將會被線上所蠶食;但是,這個結論對于生活化體驗為主的服務卻不成立。這是因為在虛擬現實技術還遠遠沒有成熟的今天,這些服務如吃飯、看電影、K歌的體驗還只能在線下來完成,而且與位置、時間、場景緊密相關,這就決定了即使廠商在線上擁有海量的用戶和流量,也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交易閉環,而必須通過線下的強勢渠道的合作才有可能完成。因此,這也是擁有龐大的線下資源的萬達得以在合資公司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原因所在。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線下廠商獨立就能做好O2O業務。所謂O2O,既不是線上走向線下,也不是線下走向線上,而是兩者之間的融合。如果再具體來說,O2O的關鍵是將商業行為徹底數據化,讓用戶數據能夠在線上和線下自由流動,從而為用戶創造出一種端到端的、無縫的良好用戶體驗。
首先,在用戶的獲取上面,線下廠商不能再完全依靠自己的線下渠道。希望能夠在線上完成體驗之外所有的流程。例如,如今很多去萬達影城看電影的用戶,已經習慣了通過微信選電影場次和座位、完成支付,他們甚至希望只掃一下二維碼就能夠直接進場。
其次,當消費者經過了電商交易之后,他們對于本地化生活服務的要求也同樣高出了許多。例如,目前消費者要在萬達廣場出車仍然非常繁瑣,他們必須首先來到出口,將購物小票交給工作人員檢驗并蓋章之后,然后在偌大的車庫中找到自己的車,并且排隊通過出口。要知道,線上的電商交易從來都沒有這么復雜,他們也希望能夠簡化線下的流程。
線下廠商如何做好O2O
所有這些,都給正在準備進軍O2O的線下廠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他們必須更多地向互聯網廠商學習,努力做到“兩個融合、一個體驗”:
第一個是數據和系統的融合。老冀在前面也曾經說過,O2O的關鍵是將商業行為徹底數據化。我們已經看到,電商行業已經開始數據化并將其作為核心競爭優勢,京東之所以能夠擊敗蘇寧國美,就在于它已經把每一個消費者的每一次消費行為都數據化,并且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推薦,并指導公司后臺的精細化運營。而蘇寧國美囿于過去常年的“二房東”經營模式,并沒有真正在線下積累起可用的大數據,也就根本無法支持公司的經營。
在這種情況下,O2O廠商一方面可以通過大力發展自己的會員和積分體系,逐漸積累起大數據,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將自己的會員體系與線上平臺型公司的數據打通,由此快速獲得可用的大數據。此外,O2O廠商還需要將自己的線下系統和線上系統打通,讓數據自由地流動起來,這樣數據才有可能發揮出強大的戰斗力。如今,我們也可以看到反面的例子:蘇寧國美之所以到目前為止轉型仍然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自己的線下和線上系統之間并沒有真正打通。
第二個是團隊和文化的融合。正因為O2O同時涉及到線下和線上業務,它必須有一支特混編組的團隊才能完成,團隊中既要有懂互聯網的人才,還要有懂線下經營的人才,他們還必須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而這恰恰是個非常大的難點。對于很多做線下經營的員工來說,他們過去更強調紀律和執行力。而對于互聯網的人才來說,他們崇尚自由和自下而上的創新,這也使得他們與線下的員工格格不入。而當這兩種迥然不同的文化發生沖突,并且引發崇尚某種文化的員工水土不服并大量出走的時候,就會造成企業O2O戰略的停滯不前。我們已經看到,過去已經出現了很多這樣的情況。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就是要給這個混合團隊足夠的自主權,通過各種措施拆除兩類員工之間的成見和藩籬,鼓勵并創造復合型的企業文化。
“一個體驗”指的是用戶體驗。對于O2O團隊來說,他們必須明白,無論其他方面如何融合和改造,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創造良好的、端到端的、無縫的用戶體驗。為了保證用戶體驗,很多O2O團隊會傾向于設立一個獨立的用戶體驗小分隊,由這支隊伍對公司里所有涉及到用戶體驗的流程和環節進行把控和檢查。不過老冀認為,更為重要的還是將用戶體驗的理念宣貫到所有員工的頭腦和日常工作之中。